10 馬胎-極度深度探索之旅
- 區域接地支持實驗室 REAL
- 2022年9月2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2年10月1日
團隊介紹:我們是清大修習「在地探索與田野實作-鄉村領域」課程的馬胎探索小組。
2. 在地實踐的亮點故事:
請依關鍵字來跟我們聊聊下面這些故事吧!
與熱情好客的泰雅原住民一起BBQ、吃山羌肉、看山豬頭骨、露營、深夜看螢火蟲、喝了很多好喝的酒、吃著得到盛情款待、好吃的馬吿辣椒、山裡的鬼故事、辦部落市集、一起討論製作宣傳海報、種辣椒、茄子、A菜、馬櫻丹&含笑花...etc.(蝴蝶園)、施肥、淨溪、學泰雅語、取泰雅名字、了解歷史
好吃的泰雅餐(還有客家湯圓,當地居民被很多文化喧染,原民語到客家語道國語都學過)
3. 在地實踐的場域介紹:這些有趣的內容發生在哪裡?在這個地方發現什麼議題呢?
在新竹縣尖石鄉義興村馬胎部落,泰雅的傳統文化逐漸流失,年輕人力外流,農藥的使用和外界的影響導致生態不如以往,還有友善農耕的困境。我們希望透過綠色導覽地圖、合作市集還有馬告辣椒(讚)等方式來保留傳統文化,並參與蝴蝶園的建造及淨溪以為生態保護盡一份心力。友善農耕需要改變消費者的觀念才能順利推行,透過綠色地圖來宣導友善農耕的好。
4. 在地實踐的合作社群: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哪些有趣的人、團隊?發展出怎樣的互動關係呢?
友善農耕的實作者:我們也會一起下田幫忙農耕,了解種田的甘苦。美英姐每次都會煮好吃的給我們一起吃(自己種的菜超好吃),是很棒很溫暖的時光!
市集擺攤者:他們販賣農產品、手工藝品及原住民特色食物,和我們分享食物的來由與意義。例如鹹魚飯糰是泰雅族人的便當,打獵都會帶鹹魚飯糰出門。
露營區經營者:透過訪問了解馬胎部落的生活與經濟型態,也知道很多泰雅傳統的飲食習慣、打獵情形、信仰、語言以及冒險故事。
5. 共同培力與人才培育:在地實踐的過程中,發展出哪些教學、培力活動呢?
結合生態和文化特色的部落市集;友善堆肥的製作教學。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