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跨學科x跨年齡對話:淸華大學 x 沙坑國小
- 域報編輯團隊
- 2022年11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3年3月22日
文|清華大學科技藝術中心

大學生與小學生相遇會擦出啥火花,打球?打怪?打槍?,NO都答錯了。
今〈11〉日國立清華大學的大學生與橫山鄉沙坑國小學生,在陽光普照的好天氣下進行了一場有A的STEMx跨學科x跨年齡對話,身高、語言、年齡頓時都零距離,大學生為了分享自己創作的科技藝術,他們用輕柔的語言,教導孩子們進入微電子與科普意涵的空間;這些作品均由藝術學院《機電互動設計》課程學生創作中海選雀屏,個個活潑逗趣甚至好玩驚奇喔。

此課程欲參加的作品眾多,計《外星維京小怪獸》等8個作品,劉士達老師特挑選適合奠基小朋友科普意涵又逗趣的,讓大學生精心的設計藉由教導小朋友,知悉木作、陶作等佐以磁力、電力或機械所產生的動能,加上又有藝術成分,更實現了有A的STEM教育,讓藝術發想點綴出冷冰冰的機械作品。
江登豐同學說:我的作品《蛇來蛇去》,含有超音波感測器、馬達與齒輪動力的牽引,它的原理可教育小朋友知曉目前運用或未來的發展,小朋友們聽得猛點頭,似乎茅塞頓開,我教的也十分過癮啦。而陶藝作品《樹の樹》更將環保議題融入,教育小朋友如何愛護大自然、珍惜綠色資源,共同創作者鍾宜彣及譚心認真地向小朋友說明創作理念喔。

主課劉士達老師說:選修此《機電互動設計》課程的學生,全是學藝術的,對於機電互動或電子裝設算是首次接觸,更是跨域的學習;經過渠等認真的學習與創作,讓藝術作品站起來、走出去、可以動,這是他們親自的傑作,更是科技藝術的濫觴學習;我們推動「有A的STEM」教育,就是期待大小學生動手做、發揮創意,更可帶領同學一起進入腦力激盪的創意學堂,為自己埋下創意的種籽,增添課本以外的養分。
沙坑國小黃貽貞主任說,真心感謝清大科藝中心第2次蒞校辦理跨域、跨年齡的互動裝置作品介紹,這些創新又饒富科普意涵的討喜小物,同學從中習得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與發想,甚至有在地環保議題喔,相信大學生們也十分開心,有這機會向小觀眾介紹自己的得意作品,歡樂大笑互動間看到教育的太陽普照臉龐。
今天的課堂,很吵很好笑,但非常有趣有效。
本文刊登於《域報》第11刊(2022年04月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