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域報編輯團隊
2024年1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開箱清華USR!】漫步、吃冰、SUP:青草湖的綠色運動觀光
開箱清華USR!城鄉在地領路人 你認識多少新竹景點呢?在市區的美食與小店之間、在竹縣的山林與田野之間,新竹有著許多或許為人所知、或許不為人知的魅力角落。本期《域報》編輯部尋訪新竹城鄉在地領路人——從外地而來的大學生,至在地退休農場大哥,邀請領路人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新竹。而...
域報編輯團隊
2024年1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開箱清華USR!】鑿開舊城的百年時光隧道:專訪舊城領路人
開箱清華USR!城鄉在地領路人 你認識多少新竹景點呢?在市區的美食與小店之間、在竹縣的山林與田野之間,新竹有著許多或許為人所知、或許不為人知的魅力角落。本期《域報》編輯部尋訪新竹城鄉在地領路人——從外地而來的大學生,至在地退休農場大哥,邀請領路人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新竹。而...
域報編輯團隊
2024年1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開箱清華USR!】礦業遷移後.馬武督生活
開箱清華USR!城鄉在地領路人 你認識多少新竹景點呢?在市區的美食與小店之間、在竹縣的山林與田野之間,新竹有著許多或許為人所知、或許不為人知的魅力角落。本期《域報》編輯部尋訪新竹城鄉在地領路人——從外地而來的大學生,至在地退休農場大哥,邀請領路人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新竹。而...
域報編輯團隊
2024年1月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開箱清華USR!】四季農遊大山背:走訪自然風貌的橫山之旅
開箱清華USR!城鄉在地領路人 你認識多少新竹景點呢?在市區的美食與小店之間、在竹縣的山林與田野之間,新竹有著許多或許為人所知、或許不為人知的魅力角落。本期《域報》編輯部尋訪新竹城鄉在地領路人——從外地而來的大學生,至在地退休農場大哥,邀請領路人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新竹。而...
域報編輯團隊
2024年1月8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
地結良緣:「築緣祭」112學年度清華在地實踐聯合成果展
資料提供|REAL+:新竹區域產業與文化支持系統 大新竹是個豐富多彩的區域,有著歷史悠久的舊城文化、自然清新的鄉村風貌和享譽全球的科技產業。清華大學位於其中,許多教學和研究活動都在此地孕育發生。在各項行動中,學校、老師、學生、場域、社群、地方相互合作,創造緣分。成為清華推動...
域報編輯團隊
2023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擴大友善農耕,清大學生可以參與的城鄉共好——訪載物書院產業創新課程永續農業 × 電商小組
|王筱珺 圖|電商品牌行銷、永續農業小組 載物書院於今年度開設的兩門產業創新與實作課程—「永續農業小組」與「電商品牌行銷小組」—透過社團法人台灣豐禾子協會媒合在地資源,由助教帶領修課同學們投入在地實踐的相關行動。《域報》六月號將一探永續農業小組同學們在東海田、六香田學習並實...
域報編輯團隊
2023年7月21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聲音乘載的空間記憶:訪清大「認識藝術:音樂」課堂
文|鄭羽芳 圖|受訪修課小組、助教星渝 新竹舊城區聲景紀實——城隍廟 (作者:王心妤、郭芷榛、葉芸含、劉彥昀) 傾聽城隍廟周邊聲景:廟前廣場、周邊店家點菜聲音、城隍廟大門 (作者:吳葦萱、李承寯、徐曉彤、翁嘉秀、曾睿安、劉哲妤、蘇俞芹)...
域報編輯團隊
2023年1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探查城市線索:新竹舊城區
文|王筱珺、馮揚瑜 多元的城市探查方法 《域報》及區域接地支持實驗室(REAL)一直以來關心城鄉發展、地方創生議題,期望挖掘更多元、活潑的方法,帶著大家走入新竹在地。 團隊於2020年推動「探查城市線索」企劃,讓清大師生走出校園、在新竹舊城區裡尋寶。首次便以「老照片搜查」為...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11日讀畢需時 13 分鐘
2022 「地」結良緣:在地實踐聯合成果展
資料提供|地結良緣參展單位 資料彙整|王筱珺、馮揚瑜 大新竹是個豐富多彩的區域,有著歷史悠久的舊城文化、自然清新的鄉村風貌和享譽全球的科技產業。清華大學 位於其中,許多教學和研究活動都在此地孕育發生。在各項行動中,學校、老師、學生、場域、社群、地方相互...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開展步伐,認識清華的在地行動
文|黃之斕、鄭羽芳 圖|編輯部 清華大學富有各專業領域的計畫及單位,期許深耕新竹、實踐多元角度的在地行動。除與特定場域及對象的合作外,也持續辦理各項諸如講座課程、成果展出及培力工作坊等探索型活動,提供師生及感興趣群眾一同認識、參與。 大專校院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創業是為了助人」—木酢達人陳偉誠專訪
文|曾浚洋 探/炭路啟程 出生於新竹湖口的陳偉誠,從小,在一大片林地與家中經營的木炭工廠中成長。一開始,偉誠便興奮地與我們分享到,木炭產業「它不只是生產木炭,而是從回收木材開始,一個環保的流程。」國中畢業後,因一心一意想要繼承家中的木炭事業,希望能了解工廠的生產工作流程,他...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7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高中生與大學生的「桔簡」創業
文|鄭羽芳 回想當初進大學前,大家有沒有做備審、學習歷程的經驗,有沒有想過,備審裡面的經歷,會有幫橘子園賣橘子嗎?又或者,有沒有想過,上大學後會因緣際會,和高中生一起行銷家鄉的橘子?現在就讀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大二的啟維,也從沒預料到這段故事的展開。 當學習跨越高中和大學...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月22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從公部門到公民 願景匯流成河:大新竹流域願景論壇
文|黃之斕 生活在新竹的你,是否想過每天飲用的水從何而來?是否潔淨安全?河道在水質、生態、都市建設等方面都承擔重要功能,因此也造就不同群體對同一條河流的多樣願景。流域治理的未來藍圖,將如何納入並融合各方的願景與想象? 頭前溪作為大新竹區域的重要水源,新竹縣市每日所需的民生用...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9月10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關於「永續」的想像:全台首例「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文/編輯部 圖/編輯部 環境信託:成為保護自然的一股力量 「環境信託」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其中不乏成功案例,在宮崎駿電影《龍貓》中龍貓棲息、小梅探險的森林,便是以東京近郊埼玉縣內的狹山丘陵展開構想。而80年代開始,財團開始大量收購此片森林,大型開發案陸續進駐,在地居民為了...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7月10日讀畢需時 13 分鐘
連結在地,城鄉共好:「新竹智慧城鄉創生計畫」
在都市化進程之下,城鄉關係的改變在台灣處處可見,以新竹為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為這座城市帶來大量年輕勞動力以及移居人口,居民生活圈也逐漸由市中心向外擴散。同時,科學園區周邊鄉鎮首先成為都市勞動力來源,當年輕人多至城市工作定居,鄉鎮也面臨人口結構改變下文化傳承的式微。順著油羅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