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清華USR!城鄉在地領路人
你認識多少新竹景點呢?在市區的美食與小店之間、在竹縣的山林與田野之間,新竹有著許多或許為人所知、或許不為人知的魅力角落。本期《域報》編輯部尋訪新竹城鄉在地領路人——從外地而來的大學生,至在地退休農場大哥,邀請領路人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新竹。而在新竹城鄉之間,眾多清華大學有志師生,也走出校園、走入在地,透過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發現在地亮點、投入地方行動。本期〈開箱清華USR!新竹城鄉在地領路人〉專欄,與讀者同步認識新竹在地魅力,以及與清華大學合作所締造的耀眼火花。
文|劉子瑜
照片|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學院科技藝術研究中心提供
沿著陡坡前行,在山嵐環繞之中望見純淨自然的鄉土風貌。在新竹縣橫山鄉一帶,有著以古道、柑橘為人所稱道的「大山背」地區。「大山背的習俗,就是在這邊找快樂!」老大份休閒農場創辦人楊名遠先生表示:「在地吃的、玩的、買的,大家互相串連、互相幫忙、一起合作。」互助即是大山背居民的生活寫照。
由古道連結的孤島秘境
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楊名遠大哥,從小浸浴在大山背的清澈山水與鄉土人情之中。受到群山包圍的大山背,在蓊鬱群樹包圍下宛若一座孤島秘境,依靠少數道路方能抵達。對外道路「茶亭古道」成為大山背的命脈及入口意象。
「那時的大山背,生活非常困苦,電燈也不多、交通也不好,居民們以地瓜為主食,配上很苦的地瓜葉……」提及過往,楊大哥不免回憶起早年的節儉生活。然而,困苦的環境也造就了大山背居民們的相互協力與人情溫暖。「好客精神、飲水思源是我們橫山人延續多年、想傳承下去的核心精神。」
假日農民市集
大山背的人潮會聚集在哪呢?位於「樂善堂」旁的空地,有著周末限定的「大山背農民市集」:許多農耕經驗豐富的老農夫們會於假日紛紛前來販售甜美鮮脆的在地食材,是楊大哥盛讚「安心買、安心吃」的健康體驗;也能看見三四十歲的咖啡師,自購咖啡豆並親自烘焙出滿意的味道;市集更不時舉辦有趣的主題活動,邀請大家前來共襄盛舉。在地領路人楊大哥指出:「在農民市集舉辦時也會有社區共餐活動,遊客也可預約與我們一起共餐!」
回甘人生、談笑用兵:老大份農閒文創
退而不休的楊名遠先生,於家鄉創辦老大份休閒農場,辛勤對外推廣大山背與橫山之美。受到山林水土的孕育與祝福,橫山鄉保持著優良的水果種植環境優勢。總面積不到一公頃的老大份休閒農場,春夏秋冬分別迎來各樣的色彩妝點這片樂園:「芭樂、枇杷、香蕉、李子、百香果、奇異果、柑橘、樹葡萄……」細數不完的楊名遠先生表示,一年四季有著不同的採果體驗,老大份也因應環境,朝向小量多樣化經營、發展愈來愈多元。來到老大份的客人,大多是驅車而來的散客,從家族旅遊到相約熱血騎車上山的年輕人,偶也有荒野保護協會等團體預約前往參觀。
由一鍋湯圓開始的緣份
回憶起與清華大學的緣份,楊大哥大笑道:「一切是從一鍋湯圓開始的!」當年服務科學研究所林福仁教授察覺了橫山的魅力與發展可能性,帶了約六位學生前來拜訪楊大哥;而後包含與〝S+T+ARTS〞等計畫的長期合作,清華師生這些年來,觀察、紀錄橫山一帶的生態與歷史故事,並加入了各科系年輕人的專業與創意,也在各項行動方案中轉變了老大份的營業方向——「由『價格取向』提升成為『價值取向』」——透過連續性的包裝、行銷、規格設置,凸顯出老大份的特色風貌及其魅力。
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過去老大份這一帶並無網路,楊大哥向中華電信及第四台申請均未果,而改善的契機則是清華大學〝S+T+ARTS〞跨學科教育與在地自然生態文創活氧計畫(現延伸為〝S+M+ART〞跨學科與創客藝術在地智慧活氧計畫)團隊,在聽聞楊大哥的故事後,扛著三百多公尺的網路線上山架設,並發揮跨領域專長:設置WIFI系統、建置網站及粉絲專頁,並在果園之中裝設了數款QRcode插牌與AR小彩蛋,為休閒農業帶來新的巧思與魅力:來玩的小朋友們會興奮拿著手機尋找隱藏在果園間的小彩蛋。因數位科技的推動,楊大哥盛讚表示:「WIFI和QRcode真的會令客人有好感、讓人對果園另眼相待!」
「創造一條讓年輕人想回家的路」
「當時,剛退休的在這裡就是『年輕人』。」除一級產業人口外,年輕人會如何留在橫山呢?當今的大山背至橫山一帶,在自然美景中,包含返鄉創業及外地而來的年輕人,陸續開啟了幾家各具風格的咖啡廳並與網紅合作曝光,成功吸引觀光人潮,也漸漸為當地帶來刺激與新鮮感。清大服科所畢業的莊凱詠,也活化在地廢棄森林小學,創辦「大山北月」咖啡館,除店面經營外,也發揮設計思考專業,與在地農民合作開發農創產品、設計主題活動與在地小旅行,吸引年輕人看向活潑創新的大山背。
攻讀護理專業的楊名遠先生的女兒,雖生活在他鄉,仍會關心、觀察家鄉的變遷;近年也慢慢接觸森林療癒、食療及農療領域,與橫山的父親牽起了新的連結。「小牛老師(許素朱教授)前來探訪後,也提議吸引年輕人體驗的DIY活動,讓女兒慢慢看到(橫山)不一樣的可能性。」楊大哥露出燦爛的笑容。
走訪自然風貌的橫山之旅
倘若走訪橫山,空間活化的九讚頭車站、適合親子旅遊的小叮噹科學園區、歷史悠久的在地茶廠……橫山的多元魅力,帶給在地與旅客不同的回憶。
而當今的大山背,可由國道三號與快速道路駛入,吸引越來越多人前往一探究竟:「騎龍古道有三座糯米橋,走一趟大約一個多小時,滿適合大家慢慢走;大崎崠步道是在這一帶最高的山,爬上階梯可看到南寮漁港,有『百萬夜景』之稱!」特色古道受到山林健走愛好者的好奇與喜愛,近年當地也陸續開設起數家特色咖啡廳。
然而,在居民們的協力與守護下,橫山鄉仍然保有傳承至今的原始價值與自然風貌,對於楊大哥來說,這片淨土便是他們守護的無價之寶。
橫山鄉沙坑國民小學
令人印象深刻的彩虹階梯,是沙坑國小的標誌。受到人口外移的影響,全校僅有21名學生的沙坑國小,在校長與教師群們的致力推動下,積極克服地理限制、設計特色課程,並與清華大學合作設立「有A的STEAM創意學堂」,以永續創新理念,為孩子帶來許多難忘而獨特的學習經驗。
本文刊登於《域報》第17刊(2023年特別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