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預見科技桃花源 解之閑撰寫 李佩嬫審稿編輯
圖|預見科技桃花源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產業與智慧科技的結合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近日,由預見科技桃花源與竹北錸工廠合作舉辦「探索台灣茶的五感之旅:從電子鼻到氣味體驗」活動,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參與。此次活動結合了世創生物科技的電子鼻技術,以及農科院陳柏安博士的茶葉研究成果,透過專題演講、實作活動和交流環節,探索了智慧感測技術在茶葉辨識中的應用價值。
電子鼻技術的發展歷史與未來展望
活動一開始由世創生物科技的邱世文執行長,以世創生物科技的發展歷程作為開場,讓大家認識到他們是如何一路從學校的實驗室成長茁壯為如今的新創公司,並在各大創業競賽嶄露頭角。
世創生物科技的發展與電子鼻技術密切相關。隨著 AI 的技術發展的越來越成熟,人們開始期待機器人能有像人類一樣的能力,包含感知、行動、預判等。而電子鼻作為「感知」技術的一種,被期待能模擬人類的嗅覺,因此在開發上著重在如何訓練電子鼻判斷氣味分子並進行機器學習。邱博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眾人科普了電子鼻的技術知識,並探討了電子鼻在疾病檢測、食物腐敗檢測和茶葉辨識等領域的潛力,以不同領域的氣味變化圖作為案例向大家讓大家有更多具體的想像。
活動現場也有電子鼻「本鼻」喔!雖然目前電子鼻的使用仍須在實驗室中、排除較多的氣味干擾下進行,但是邱博士也精心準備了影片,生動地演示了電子鼻如何模擬人類鼻子的嗅覺功能,讓大家一窺電子鼻的實際操作。相信大家透過邱博士的講座,對於環境感測技術的基礎知識與未來發展方向有了更深的認識!
電子鼻氣味科技在製茶技術上的分享
在認識了電子鼻的相關技術後,由農科院陳柏安博士帶領參與者進入了茶葉的世界。陳博士以茶葉的歷史開始聊起,接著詳細介紹了構成茶葉的茶之色、茶之味與茶之香。
了解茶葉的組成元素只是開始,了解他們背後的成因才是重點!從葉子到茶葉、再從茶葉到一杯茶,每一步都有許多變因,種植過程中的溫度、濕度、陽光、蟲害;以及採摘茶葉後的攪拌技術、環境溫度與溼度等,都會影響茶葉的氧化過程。在這一階段,陳博士從生物的基礎–細胞開始說起,一一向觀眾解釋葉片細胞內的轉化過程以及各式化學分子的作用意義。
除了為大家科普了茶葉的知識,現場也準備了大量的實作活動讓觀眾參與,現場的氣氛十分活躍。第一場實作活動,透過精油與試香紙,讓每一個人去辨認蘋果、水蜜桃、茉莉花等味道,這些味道是構成茶味的基礎,而且與每個人的年齡有關喔!長輩與青年喜歡的茶是有區別的,從精油就可以一窺其貌,而且有些人是聞不到特定味道的,只能說人類的身體還是太多奧秘了!
第二場實作活動,則是有不同的茶葉評比!透過國際標準評鑑杯以及專業的泡茶技術,觀眾可以實際品味不同的茶葉,實際感受講者最一開始所介紹的茶之色、茶之味與茶之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並與精油的香氣去做對照,每個人都在這個活動環節發現「原來自己喜歡OO的味道,是可以對應到XX茶葉上的呀!」這一環節引發了參與者的濃厚興趣和熱烈討論,不只小組之間討論熱烈,大家更是積極向講者提問。透過這樣的活動,不但引發了參與者彼此間的熱烈討論,也讓大家了解到電子鼻在茶葉氣味辨識中的重要性和未來潛力。
結語
「探索台灣茶的五感之旅:從電子鼻到氣味體驗」活動十分成功,不只觀眾吸收了專業知識,也透過這場活動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有了交流的機會。在回饋表單上我們甚至收到觀眾詢問「何時會有下一場?」,這次活動不僅讓參與者了解了電子鼻與茶葉,也促進了關心茶葉產業、或是關心智慧科技領域的各行各業人士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這樣的跨界合作將為茶葉產業帶來更多創新和發展的機會!
本文刊登於《域報》第16刊(2023年06月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