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科系 余政興
強風中帶著細雨,如此寒冷的假日,我想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家休息,卻有這麼一群人,興高采烈地前往香山區大湖庄,不為別的,此行最大目的正是來參加「新竹市農業大健康促進會」所舉辦的「快樂農夫地瓜採收食農體驗活動」。前往現場一窺,可以發現有許多人攜家帶眷共襄盛舉,也有來自清大同學參加。
財哥示範挖掘地瓜。(攝影/余政興)
因緣際會、消解鄉愁
在2021年我修習厚德書院課程《社會創新與適切科技》,加入其中的農村小組,因而有幸與大湖結緣。一開始的起心動念其實是想要找一個跟自己家鄉相似的地方,在充斥高樓大廈的科技之城中找尋寧靜且步調較緩慢的鄉村田野,大湖庄正滿足我的需求。深入了解後,發現這裡的發展情況與我家鄉類似,年輕人口外移,負責耕作的大多
都是五、六十歲的老年人,在村莊內幾乎很少可以看到青壯年,而當地賴以為生的荔枝產業因此荒廢。我心想著,如果可以幫助這裡改善這個情況,或許有朝一日我也能回到家鄉做出貢獻。
新竹市農業大健康促進會
新竹市農業大健康促進會是由清大2014年進駐的團隊所成立,理事長為人社院榮譽退休教授李丁讚老師,參與人員有當地居民、元培醫藥科大李民賢老師、食農及科技農業專家與清大同學等。成立目的在於輔導當地農民友善農耕,採取對自然環境傷害較低的種植方式,以不噴灑農藥,不使用化學藥品的方式來幫助恢復當地的生態。當地廢棄的荔枝樹也成為養蜂所需蜜源很好的供應處,藉以生產出當地特有的荔枝蜜。除此之外,協會也申請到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的經費,每個月都會在大湖庄舉辦食農教育活動,特別的是,活動的主持人皆是當地農民,由農民親自規劃當天行程和活動,協會僅從旁協助線上招生、製作宣傳海報。
財哥講解不同地瓜的特色。(攝影/余政興)
2022/12/10 「快樂農夫地瓜採收食農體驗活動」
「來哦大家,待會我會親自帶大家下地瓜田挖地瓜,大家要記得跟上!」熱情且專業的農民財哥吆喝著大家一起前往下個活動地點。下地瓜田前,大家會先在活動中心聆聽專業解說,搭配財哥親手製作的簡報,帶大小朋友一起認識不同顏色的地瓜,分析吃起來的口感會有何不同,甚至還準備現場試吃,讓大家可以親「口」體驗,遊客們讚不絕口,稱讚著財哥所種的地瓜蓬鬆可口,同時也被財哥的精心準備所驚艷。
小朋友開心舉著戰利品。(攝影/余政興)
到達地瓜田後,由財哥先行示範如何使用鋤頭正確挖掘,降低傷害地瓜的機率,現場的小朋友更是搶著體驗。當聽到驚呼聲就能知道又有人挖到地瓜了,也有小朋友挖到一半就喊累,說農民伯伯真的很辛苦。這個活動不僅讓親子在假日多了遊玩經驗,更讓大家知道平時的盤中飧,是如何才能種植出來的。
地瓜花。(攝影/余政興)
採訪側記
新竹是全台皆知的科技城市,以竹科聞名,但不可忽略的是新竹還有農村,尤其大部分都是在香山區,從小在都市長大的小孩可能都沒有親自接觸過農田,甚至連看過都沒有。在大湖庄所舉辦的食農教育活動正好可以讓親子參與,進而促成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交流。透過體驗,可以讓小孩尊重土地及食物,當地農民更可以藉由活動賣出農產品,消費者也能吃的安心,達到正向循環。
歡迎大家追蹤—fb:南香山農業大健康園區。
本文刊登於《域報》第14刊(2023年02月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