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6月2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有A的STEM」創新教育——創意風車花與生態旅讀步道建置
3月24日科藝中心團隊「有A的STEM工作坊」,帶著沙坑國小及大肚國小的高年級同學,在沙坑國小的創客教室進行風車花製作。團隊首先從竹子的功能,作為工具、藝品的科普小知識出發,到如何將其編成貌似花朵且能發光的風車花藝術創作,帶小朋友們能夠發揮創意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獨具特色,五彩...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6月2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尖石泰雅傳統編織文化課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承的種子
為傳承及推廣泰雅傳統編織文化,科技部新竹智慧城鄉計畫與馬胎文健站合作,從3月12日開始,每星期五開設泰雅編織課程。由高齡80歲的高天富牧師教導族人編織技藝。課程開始迄今,每次都有十多名學員參與,學習祖先傳下來的技藝。泰雅編織相當繁複,是泰雅族人工藝及美感的展現,對於初學者來...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6月2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走讀新竹舊城——城思跨界PBL工作坊
REAL區域接地支持實驗室與昌禾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為期一學期的「PBL城思跨界工作坊」 在3月13 日正式展開,由在地導師們帶領新竹高中生及大學生共同走讀舊城,進行首次在地議題的初探。4月10日第二次工作坊,各小組則就觀察到的議題進行簡報說明,讓其他夥伴們從中一一給予反饋...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6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清大科技藝術研究中心——打開科技與藝術跨域的可能性
科技與藝術的跨域 長久以來藝術史始終貼近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而自1970年代開始,科技作為工具也為當代藝術開啟了更多元的表現形式。「科技」與「藝術」這兩個跨領域的組合看似陌生,在國際間,1979年奧地利政府已經開始補助新媒體藝術家,並在奧地利的西北部城市林茲推動了「林茲電子...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6月27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持續前進!「大學是一支探險隊」為社會探索永續議題
本期的域報2.0改版再出發,很榮幸訪問到賀陳弘校長,分享校長在清大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上的方向及觀點。在一個和煦的春日午後,校長特別在會客室接待我們編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家所熟悉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八字校訓。訪談之初,關於我們問及清大在落實社會責任、永續發展上...
域報編輯團隊
2021年1月14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學校是我們往未來發展的源頭。」——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的跨域對話
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推手的的史欽泰教授,在退休後仍持續地走在推動科技、人文跨領域串連的路上,在擔任清大講座教授期間,從到「CEO下午茶」到「預見科技桃花源」,院長致力於為青年們開啟科技與人文關懷跨域對話的空間。本次域報編輯團隊藉由訪談史院長,了解他一路推動科技與人文關懷串連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