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新竹在地生活──探尋對地方的想像
文|黃之斕、鄭羽芳 圖|編輯部 清華開學近一個月,校園內外滿溢著嶄新而活潑的氣象──各大專院校新生日漸適應校園作息,自外地而來的學子於此開展對異地生活感的想像及期待,也因循其行動腳步為本地景點、商家、乃至各特色角落帶來新鮮的對話與刺激。如何探查新竹的藝術人文、歷史底蘊呢?又...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打開跨學科x跨年齡對話:淸華大學 x 沙坑國小
文|清華大學科技藝術中心 大學生與小學生相遇會擦出啥火花,打球?打怪?打槍?,NO都答錯了。 今〈11〉日國立清華大學的大學生與橫山鄉沙坑國小學生,在陽光普照的好天氣下進行了一場有A的STEMx跨學科x跨年齡對話,身高、語言、年齡頓時都零距離,大學生為了分享自己創作的科技藝...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如果一週有 3% 的空閒時間,你想要⋯⋯」清華綠點點團隊專訪
文|編輯部 如何在推廣永續議題時,讓學生有方法一起參與實踐過程?今年就讀服科所碩一的黃川相當關注這個議題,他的碩士論文研究的正是「如何針對學生需求,去開發、設計一個支持系統。」與此同時,區域創新中心在校內尋找關心永續議題的學生,想支持學生參與永續相關的實踐行動。兩者一拍即合...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從一開始,從心出發:台灣創價學會 x「SDGs 希望與種子展」
文|編輯部 自1990年在台灣成立後,台灣創價學會便一直於和平、文化與教育的領域深耕。從和全國二十多所學校結合的「SDG希望與種子展」到「文化尋根: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的展覽,都是關於永續發展的計劃。這次接受採訪的三位創價學會新竹區志工育琦、佳岑、穎華,就與我們分享過去在創...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創業是為了助人」—木酢達人陳偉誠專訪
文|曾浚洋 探/炭路啟程 出生於新竹湖口的陳偉誠,從小,在一大片林地與家中經營的木炭工廠中成長。一開始,偉誠便興奮地與我們分享到,木炭產業「它不只是生產木炭,而是從回收木材開始,一個環保的流程。」國中畢業後,因一心一意想要繼承家中的木炭事業,希望能了解工廠的生產工作流程,他...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PBL在淸大—「城思跨界:PBL工作坊」的現在與未來
文|王筱珺 PBL(Project-based or Problem-based learning,專題/問題導向學習)已經成為教育創新的火熱關鍵字——有別於傳統填鴨式、硬邦邦的知識傳遞,PBL以學員為中心,透過實際問題與情境,讓學員以小組合作方式解決難題、共同反思與激盪,...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鼓勵創意萌芽,開拓永續行動——專訪科管院永續發展辦公室林勤富教授
文|黃之斕 科管院永續發展辦公室舉辦第一屆「創新未來,永續我來」SDGs實踐計畫,鼓勵清華學生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聯結在地特色,跨域合作,發想計畫並投入實踐。經過第一階段評選,自眾多團隊提案中選出十件計畫,獲選團隊將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以實地實作的方式...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7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高中生與大學生的「桔簡」創業
文|鄭羽芳 回想當初進大學前,大家有沒有做備審、學習歷程的經驗,有沒有想過,備審裡面的經歷,會有幫橘子園賣橘子嗎?又或者,有沒有想過,上大學後會因緣際會,和高中生一起行銷家鄉的橘子?現在就讀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大二的啟維,也從沒預料到這段故事的展開。 當學習跨越高中和大學...
域報編輯團隊
2022年11月7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求學的路上,我們在探索什麼?——大學x高中
文|黃之斕 由清大自學生小組舉辦,帶著高中自學認識大學的活動。 2022年,第一屆採用108課綱的考生步入考場,當中大多學生自小在體制內升學,也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非典型」的教育模式,在校園之外走出一條自主學習的路徑。108課綱對「素養」的重視,如何影響他們求學的歷程與未來的...
bottom of page